实践教学
1.深化产教融合,强化实践育人
学校通过实施“振兴本科教育七大计划”和“十个一流”重点任务,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。获批国家级新文科、新工科项目3项,结题新工科项目1项、新文科项目2项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,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个,广西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,为学生搭建了高质量的校企协同实践平台。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获评自治区级双创示范高校和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,近五年累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丰硕,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赛铜奖2项。在艺术实践领域,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14项奖项,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,体现了学校通过产教融合、赛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,有效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。
2.以研促学,以创赋能
通过强化产学研创平台建设,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创新载体。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名单5个(其中A类1个、B类2个、C类2个),18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/中心,优化整合24个校内科研机构,并成立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高水平科研团队,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科研训练搭建了优质平台。在艺术实践方面,原创民族歌剧《拔哥》荣获中国歌剧节、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广西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原创舞台剧《少年黄大年》入选全国十大重点推介名单,多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认可,合唱团更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。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学校通过“产学研创”一体化培养模式,将专业教学与艺术创作实践深度融合,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、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竞争力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。
3.以艺为媒,联通东盟
深化中国—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建设,为学生搭建国际化实践平台。持续推进的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项目,包括留学生教育和中美合作办学,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学习交流机会。成立中国—东盟艺术教育学院,系统化地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人才培养工作,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。在与印尼、泰国、越南等国高校的联合展演和科研合作中,学生获得了宝贵的跨国艺术实践经历。学校打造的“中国—东盟音乐周”等文化交流品牌活动,已成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重要舞台,其中中国—东盟音乐周作为中国“新音乐”创作的三大平台之一,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最前沿的国际艺术发展趋势,促进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、国际艺术鉴赏力和创新实践水平,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音乐实验教学中心
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音乐实验教学中心
美术实验教学中心
设计实验教学中心
校级重点实验教学中心
动漫艺术实验中心
影视实验教学中心
舞蹈实验教学中心
国家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
用户登录